• 你的位置:pg电子爆分有规律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“侠之大者”成就经典形象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6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    □李伟明

    如果说《书剑恩仇录》和《碧血剑》还只是金庸的试水之作,那么,到了《射雕英雄传》,金庸的“武林盟主”地位就由此奠定了。

    在我看来,《射雕英雄传》是金庸的成名作。它好就好在塑造了一个武侠经典人物:“侠之大者”郭靖。

    很多读者提到金庸作品,首先想到的便是《射雕英雄传》。的确,这部作品在金庸的作品中影响太大了,以至没读过金庸的人,也知道他写过这么一部小说。其实,论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,《射雕英雄传》恐怕还不如后面的《天龙八部》《笑傲江湖》《鹿鼎记》。但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说,因为郭靖的存在,《射雕英雄传》又似乎不逊于后面几部作品。

    《射雕英雄传》是一部励志小说,是一部“英雄成长记”。郭靖出场时,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孩子。甚至,他比普通的孩子资质还要差些。他人品虽好,能力却实在不敢恭维。在他身上,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提“德才兼备”时一定要强调“以德为先”。郭靖那个还没出生就定了身份的盟兄弟杨康,相貌和才智远胜郭靖,然而,他走上了邪路,聪明才智便成了小聪明,最终将他自己给葬送了。而郭靖这个从不走“捷径”、不耍花招的傻小子,却傻人有傻福,一路遇贵人,这个高人指点一下,那个高人传授几招,最后练就一代大侠绝顶高手,而且收获了极其美满的婚姻(郭靖和黄蓉可谓是金庸武侠世界的一对模范夫妇了)。

    拿现在的话来说,郭靖师从“江南七怪”这样的杂牌师父,就相当于从路边民办幼儿园起步的娃娃,一辈子没读过正儿八经的名校,却在不同的名校参加函授或自考或旁听,最后也成了一名杰出人才。金庸的作品有一个可贵之处,就是逆向思维,反传统。他经常让名门正派的头面人物被来路不明的人搞得灰头土脸,而一些长期被忽略的小人物却身怀绝技,关键时刻力挽狂澜。如《倚天屠龙记》开头的少林寺领导层,被一个他们听都没听过的何足道弄得下不了台,最后被犯了错误正在处分期的挑水僧觉远出手救场;而《天龙八部》的少林寺也面临一场劫难,最后大家发现最厉害的角色竟然是该寺一名扫地僧。金庸就这样打破某些“正统论”,让读者知道,有些所谓的头面人物,其实只是沽名钓誉而已,并没有什么真本事,而某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,却可能是真正的高人。现在的文坛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吗?少数名利之徒把持某个圈子的话语权,貌似高深莫测,其实若论真功夫,他们也许还不如那些什么头衔都没有的草根写手们。正是因为金庸的作品常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,其意义便显得不一般。

    出身草根的郭靖,德行却不输于任何一个成名人物。他的质朴决定了其人品的可靠,不因外界环境而发生改变。除了有几分迂,思维不够敏捷,郭靖几乎是个完人了。他不仅对待爱情专一,对待朋友真诚,对待师长孝顺,更重要的是他一介平民,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家国情怀。他之所以是“侠之大者”,是因为他做到了“为国为民”。

    一个体制外的平头百姓,最后却把抵御外敌入侵当作己任,为保一方平安,将自己的家庭和后半生都耗进去了(他的英雄事迹一直延续到《射雕英雄传》的续集《神雕侠侣》,而在“射雕”三部曲的最后一部《倚天屠龙记》,则用一句话交代郭靖夫妇殉城了),这样的形象是何等伟岸!也正是因为他身上的浩然正气,在《神雕侠侣》中,原本有几分邪气的后辈杨过也深受其感染。而他自己,则成了读者认可的经典武侠形象。

    小说是否成功,人物形象至关重要。因为郭靖的形象立起来了,《射雕英雄传》也就成功了。

    除了郭靖,丘处机其实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人物。虽然很多读者批评这个性情急躁的全真教道长,但也许因为我初读《射雕英雄传》时,只看到了前面一小部分,郭靖还没出生,以为丘处机便是主角,所以对他的侠义行为印象颇深。丘处机出场时,武功高强,俨然是当世第一高手,让我们这些孤陋寡闻的乡下少年佩服得五体投地。直到后来书中出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,才知道原来丘处机在他们面前几乎不堪一击。好在武侠小说以“侠”为主,“武”只是手段,而丘处机的侠义,在武功比他强的高手面前也不逊色,尤其是他对郭靖的影响相当大,关键时刻还解开了郭靖的心结,所以,在《射雕英雄传》这部作品中,这个人物不失亮色(当然,在《神雕侠侣》中,丘处机的形象就不算出彩了,真是可惜)。

    其他如武林“五绝”的设定,“华山论剑”概念的创造等等,都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,成为人们经常提起的名词。一部作品有这么多元素可以被人借用,夫复何求?那些压根儿没看原著却张嘴就贬低金大侠的大作家们,不妨反思一下:自己的作品当中,有几个人、几个词、几句话被读者记住的?